出口级植物油品质升级攻略:脱胶脱酸工艺对烟点与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洞察

21 08,2025
企鹅集团
行业研究
本文聚焦工业级植物油精炼过程,深入探究杂质去除的关键技术。着重剖析脱胶和脱酸工艺对植物油烟点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系统阐述脱胶、脱酸、脱色和脱臭四大核心环节的作用机理与操作要点,介绍现代连续式精炼线在控温、真空环境及吸附材料选择方面的技术创新。借助实际生产数据,展示不同工艺组合对油品色泽、烟点和稳定性的具体提升成效,并给出现场操作维护建议,如滤布更换周期和设备密封检测等,为企业提升出口级植物油品质提供全面指引,助力目标客户深入了解先进精炼工艺优势,增强品牌技术权威与用户信任。
营销主题配图_1751610225417.jpg

工业级植物油精炼流程核心技术单元解析

工业级植物油精炼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主要涵盖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四大核心技术单元。这些步骤的有效执行对于提升植物油的品质至关重要。

在脱胶环节,主要去除的杂质是磷脂。磷脂的存在会影响植物油的稳定性和后续加工。其去除原理是利用磷脂的亲水性,通过加入水或酸使磷脂凝聚沉淀。一般来说,操作参数中温度控制在 60 - 80℃,搅拌时间约为 30 - 60 分钟,能达到较好的脱胶效果。

工业级植物油脱胶工艺流程图

脱酸步骤则针对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会导致植物油的酸值升高,影响其口感和稳定性。常见的脱酸方法有碱炼法,通过加入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与游离脂肪酸反应生成皂脚,从而去除游离脂肪酸。操作时,碱液的浓度一般控制在 10% - 20%,反应温度在 60 - 70℃。

脱色过程主要是去除植物油中的色素。色素会影响植物油的色泽,降低其商品价值。通常采用吸附剂如活性白土、活性炭等进行吸附脱色。吸附剂的用量一般为油重的 2% - 5%,温度控制在 90 - 110℃,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操作,能有效提高脱色效果。

脱臭环节是去除植物油中的异味物质。异味物质会影响植物油的风味,降低消费者的接受度。脱臭一般在高温(200 - 260℃)和高真空(小于 200Pa)的条件下进行,通过蒸汽蒸馏的方式将异味物质去除。

现代连续式精炼线的技术创新

现代连续式精炼线在植物油精炼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它在控温、真空环境及吸附材料选择上有了很多技术创新。

在控温方面,连续式精炼线能够实现精准温控,误差控制在±1℃以内。这样可以保证每个精炼环节都在最佳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提高精炼效果。例如,在脱色过程中,精准的温度控制可以使吸附剂更好地发挥作用,提高脱色效率。

真空控制也是连续式精炼线的重要创新点。高真空环境(小于 200Pa)可以有效降低植物油的沸点,减少高温对植物油品质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去除异味物质和水分。

在吸附材料选择上,现代连续式精炼线采用了新型的吸附剂,如改性活性白土和纳米活性炭等。这些吸附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强的吸附能力,能够更有效地去除植物油中的色素和杂质。

现代连续式精炼线设备示意图

不同工艺组合对植物油品质的影响

通过实际生产案例与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工艺组合对植物油色泽、烟点及氧化稳定性的具体影响。

例如,某企业采用传统精炼工艺生产的植物油,其色泽为罗维朋比色计 25.4mm 槽 35Y + 3R,烟点为 180℃,氧化稳定性(OSI)为 6 小时。而采用现代连续式精炼线,结合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的优化工艺组合后,植物油的色泽降低到罗维朋比色计 25.4mm 槽 10Y + 1R,烟点提高到 230℃,氧化稳定性(OSI)延长到 12 小时。

工艺组合 色泽(罗维朋比色计 25.4mm 槽) 烟点(℃) 氧化稳定性(OSI,小时)
传统工艺 35Y + 3R 180 6
现代连续式精炼线优化工艺 10Y + 1R 230 12

现场操作维护建议

为了保障工艺的稳定与安全运行,现场操作维护非常重要。

滤布更换频率是一个关键因素。一般来说,根据生产负荷和油品杂质含量,滤布的更换周期在 1 - 2 周左右。定期更换滤布可以保证过滤效果,防止杂质进入后续环节。

设备密封性检测也不容忽视。设备密封不良会导致真空度下降,影响精炼效果。建议每周进行一次设备密封检测,及时发现并修复密封问题。

植物油精炼设备维护示意图

选择齐鹅集团先进油溶剂萃取与精炼技术,实现高品质出口级植物油生产,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市场份额。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提升出口级植物油品质的信息,点击此处获取详细方案

姓名 *
电子邮件 *
信息*

推荐产品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https://shmuker.oss-cn-hangzhou.aliyuncs.com/tmp/temporary/60ec5bd7f8d5a86c84ef79f2/60ec5bdcf8d5a86c84ef7a9a/thumb-prev.png